位置:首页 >
文章新闻 > 行业新闻 > 夏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,这些注意事项必须知道!
夏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,这些注意事项必须知道!
2022-07-26夏季天气炎热,对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会产生很大影响。尤其是闷热天气,空气中湿度增高,含氧量降低,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,更容易患突发的心脏病、脑中风等。每年盛夏,高温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,所以夏季高温天气更应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。
1、睡眠质量差
炎炎夏日昼长夜短,室内温度高且湿度大,再加上蚊虫叮咬,易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,造成血压波动幅度大,易诱发心血管疾病。
2、冷热交替
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、室内跟室外温差比较大,会使得血管突然收缩或舒张,造成血压突然升高或下降,易诱发急性心梗,甚至造成心源性猝死。
3、出汗多
夏季气温高且湿度大,空气中含氧量低,出汗比较多,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升高血液黏稠度,造成血流不畅,可堵塞心血管,造成心肌缺血,从而导致急性心梗。
4、异常烦躁
高温潮湿的环境会让人们变得异常烦躁不安,心跳速度也随之加快,增加心肌耗氧量,易造成心肌缺血缺氧,从而引起胸闷气短和胸痛。
夏季血压如何变化?
有研究显示,夏季血压与冬季血压存在差异。夏季日间平均血压比冬季低2mmHg左右,夏季夜间血压、脉压比冬季更高,夏季非杓型高血压和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比例比冬季更多。
在夏季,高血压患者自身血压波动性较大,除非有症状性低血压发生,应避免减少或停用降压药物,不必要的停药会导致血压升高、血压波动增加,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。正因如此,夏季往往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并发症高发的季节。
如果家中有高血压的患者,那么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,要备有血压仪测量血压,随时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。这样的话能够对自己的血压情况有比较好的了解,以防出现情况的时候可以自我控制,或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空调不能开得太低,不能低于26℃,室内和室外温差应控制在7℃以内。室内外温差大易使得血管突然收缩或扩张,造成血液循环障碍,从而导致急性心梗或脑梗。不能长期待在空调房中,每隔2~3个小时开窗通风30分钟,让新鲜的空气流入,也能帮助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。
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,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。夏季天气炎热,血管扩张,血压相比于冬季会有所下降,于是常有患者开始擅自减药或停药,因而常出现诸如头晕、脑供血不足、浑身无力等情况,甚至会导致脑梗死或心绞痛发作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
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,按医嘱服药,万万不可擅自停药、减药。
心脑血管病患者夏季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,多吃蔬菜、水果,多喝温开水补充水分。
提倡“四低一高”饮食原则:低热量、低盐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、高维生素。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。避免进食动物内脏、肥肉、蟹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。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温开水,可多喝如绿豆汤、莲子汤、百合汤、菊花茶等饮料,既可补充水分,又能清热解暑,但寒凉体质的人不宜服用。
夏季人体机能较为活跃,动则升阳,适当运动能起到较好的健身效果,但不可过度,尤其是老年人,以打太极、散步等舒缓的运动为主,以微微汗出为宜,避免大量出汗。
很多老年人常年早起晨练,但据调查,70%~80%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于早晨6~10时,外出时要避免去温度高、湿度大、人口稠密的地方。(内容来自网络,随护整理。)